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5日凌晨,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球场里,世预赛亚洲区第四阶段A组的最后一轮,卡塔尔与阿联酋的海湾德比成了生死战。 赛前,阿联酋积3分排名第一,卡塔尔仅积1分,后者必须赢球才能直接晋级,而前者只需打平即可出线。

开场后,阿联酋控球占优,传球成功率高达87%,卡塔尔却只有79%。 上半场沉闷得让人犯困,直到第31分钟,阿联酋一次头球攻门擦着门柱偏出,才惊出卡塔尔人一身冷汗。 转折点在下半场第49分钟到来:卡塔尔的进攻核心阿菲夫开出任意球,35岁的老将胡希力压防守队员,一头将球砸进网窝。

25分钟后,阿菲夫再次展现魔术师般的脚法,他的任意球精准找到米格尔,后者头球破门,比分变为2-0。 尽管阿联酋在补时第98分钟扳回一城,但已无力回天。 阿菲夫两次助攻主宰比赛,卡塔尔用最实用的方式赢下生死战。

他们以小组第一锁定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席位,这是国家足球史上破天荒的里程碑。

狂欢背后,争议也来了,赛前亚足联的系列操作被指偏心。 第四阶段比赛采用赛会制,卡塔尔获准承办A组所有比赛,但根据规则,主办权本应属于国际排名更优的阿联酋。

B组沙特的关键战由科威特裁判执法,被质疑偏袒西亚球队。

但卡塔尔人用成绩回应了质疑:全场55%的控球率、12次射门,阿菲夫5次射正并制造两次绝杀机会。

卡塔尔阿斯拜尔基地从U6到U17梯队健全,每年筛选苗子重点培养。

一名国内教练感叹道,我们输在起跑线,更输在坚持。

卡塔尔用两记头球证明了自己的竞技水准,但亚足联的规则争议,也暴露出亚洲足球生态的复杂性。 从劳工争议频发的世界杯东道主,到预选赛的规则受益者,卡塔尔的足球故事从未脱离质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